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 国家质检总局、国家标准委近日批准发布了地震应急和避险、《农历的编算和颁行》等334项国家标准,主要涉及百姓生活、公共安全、生态文明、信息技术等方面。
國家標准委綜合業務部主任國煥新在22日由國家標准委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,在公共安全方面,圍繞地震應急和避險發布了一系列標准,包括《地震震級的規定》《地震應急避難場所運行管理指南》兩項基礎標准,以及《中小學校地震避險指南》《醫院地震緊急處置》兩項具體場所應急標准。
“特別是《中小學校地震避險指南》對中小學校制定地震避險預案、開展地震避險知識教育和地震避險演練,以及震時避險和震後疏散方法都進行了詳盡規定,可以有效促進中小學校防震減災工作的開展,最大限度地保護學生和教職工生命安全。”國煥新說。
在百姓生活方面,《农历的编算和颁行》首次将具有中华文化特点的农历编算和颁行纳入标准范畴,填补了农历历法规范的空白,将为相关的法律法規提供规范支撑,使日常生活、农业生产、渔业生产、防汛抗洪等有更加精确的历法依据。
在生態文明方面,《綠色産品評價通則》明確提出了綠色産品的概念,即“全生命周期過程中,符合環境保護要求,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無害或危害小、資源能源消耗少、品質高的産品”。該標准爲下一步整合目前分頭設立的環保、節能、節水、循環、低碳、再生、有機等單項體系奠定了良好基礎。
在信息技術方面,國煥新介紹,隨著移動互聯網和電子商務應用的日益普及,公衆對手機支付業務的需求越來越強烈,此次新發布了7項手機支付領域國家標准,基于2.45GHz限域通信手機支付技術,屬于我國自主創新成果。
在公共服務方面,《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規範》是該領域的第一項國家標准,規定了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的基本要求、服務內容、服務要求、服務流程、服務評價與改進等內容,有助于提升該領域專業化、規範化、精准化服務水平。
責任編輯:陳卓